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简称UIBE)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设立的高级商业干部学校。作为新中国首批涉外经贸人才培养基地,该校在1960年即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更为现名,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2022年成为教育部与商务部共建高校。
二、学科体系与专业特色
(一)经管法文融合的学科布局
学校构建了以应用经济学为核心,工商管理、法学为支撑,外国语言文学为特色的学科体系。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
– 应用经济学(含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 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
– 工商管理(国际会计、全球供应链方向)获EQUIS国际认证
(二)国家级特色专业集群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建设成果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际贸易实务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国际金融 | 金融工程 | CFA协会全球合作伙伴 |
国际法 | 涉外法律实务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基地 |
商务外语 | 商务英语/日语/法语 | 联合国文件翻译人才培养基地 |
三、国际化办学体系
(一)全球合作网络
与52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包括:
– 美国哈佛大学商业案例研究中心
– 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商法研究所
– 法国ESSEC商学院双学位项目
– 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计划
(二)全英文授课体系
开设35个全英文专业,覆盖本科至博士阶段。其中:
– 国际商务硕士(MIB)项目连续5年位列QS全球前50
– 全球治理实验班采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课程体系
– 数字贸易创新班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建实践平台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三维实践教学体系
- 模拟实践层:WTO模拟法庭、国际商务谈判实验室
- 校企协同层:德勤财务共享中心、中粮集团实训基地
- 海外实战层:非洲产业园调研、APEC青年领袖项目
(二)创新创业教育
近三年孵化87个学生创业项目,其中:
–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项目获千万级融资
– 国际仲裁服务系统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 绿色金融评估模型被生态环境部采纳应用
五、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
(一)高端智库建设
运营中国WTO研究院、全球价值链研究院等8个国家级智库,近年产出:
– 36份政策建议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
– 19项成果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 参与RCEP、CPTPP等国际协定谈判支持工作
(二)标志性科研成果
2021-2023年间:
– 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等顶尖期刊发表论文142篇
– 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项
– 制定跨境电商、数字贸易领域6项国家标准
六、校园文化与品牌影响
(一)多元文化生态
年均举办国际文化节、模拟联合国大会等120余场跨文化活动,特色项目包括:
– 全球青年领袖峰会:吸引85国学生代表参与
– 一带一路商务文化展:集中展示64国商贸传统
– 多语种商务谈判大赛:覆盖12种工作语言
(二)杰出校友网络
培养出3位副部级以上官员、28家上市公司创始人,包括:
– 世界银行原副行长林毅夫
– 华为全球政府事务总裁彭博
– 福布斯亚洲商界女性TOP10王静瑛
七、未来发展战略
根据《UIBE 2030行动计划》,学校将重点推进:
1. 数字经贸学院建设:聚焦区块链贸易、智能关务
2. 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基地:设立国际组织人才本硕博贯通班
3.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打造跨境金融创新试验平台
注: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占比达39%;全日制在校生1.6万余人,国际学生占比18%;与全球42家500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毕业生平均起薪连续7年居全国财经类院校首位。
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关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特别声明
本站普罗塔教育导航提供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普罗塔教育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4月24日 上午9:45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普罗塔教育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中国农业大学肇始于1905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95年由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学校是国家“双一流”A类高校,9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农业科学稳居ESI全球前万分之一,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获A+(全国第六)。拥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超85%,国家级科研平台达5个。科研成果丰硕,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0篇论文发表于《Nature》《Science》,牵头9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构建全球合作网络,发起“世界顶尖涉农大学联盟”,设立“一带一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年培养毕业生逾7000人,累计输送13万名农业领军人才,以“解民生之多艰”为使命,全力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服务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战略。

北京交通大学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源于1896年创立的中国首个铁路管理教育机构。学校构建北京主校区、威海国际校区及雄安、黄骅等科研基地组成的“一校多区”创新网络,学科以智能交通为引领,交通运输工程连续6年蝉联世界第一,15个学科进入全球学术前列,8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拥有4位两院院士领衔的顶尖师资,建有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年科研经费超18亿元。推行本研贯通培养模式,詹天佑学院本科深造率达70%,4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深度参与青藏铁路等国家工程,主导成立可持续交通全球大学联盟,覆盖52国273所高校。正加速建设雄安校区,力争2030年建成全球智慧交通创新高地。

北京舞蹈学院 Beijing Dance Academy
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学府,1954年建校,1978年升格本科,现为全球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舞蹈艺术学院之一。学院以“传承中华文化、创新舞蹈艺术”为使命,构建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等核心学科,形成“教学、创作、表演、研究”四位一体模式。拥有黑匣子剧场、舞蹈科学实验室等先进设施,师资含70%高级职称教师。参与北京奥运会、冬奥会等国家级演出,创作《丝路花雨》等经典剧目,推动文化输出。与茱莉亚学院、英国皇家芭蕾舞学校等40余所院校合作,校友谭元元、黄豆豆等获国际奖项超200项。未来将聚焦数字化转型、学科交叉及“一带一路”舞蹈教育共同体建设,引领全球舞蹈文化发展。

中国戏曲学院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唯一独立建制的戏曲艺术高等学府,直属文化和旅游部,前身为1950年创立的戏曲实验学校,2000年定现名。学院以传承戏曲文化、培养专业人才为宗旨,构建涵盖表演、导演、音乐、舞美等8个教学单位的完整学科体系,其京剧表演与舞台设计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推行“双导师制”,联合国家京剧院等院团实现教学与实践融合,并开展跨剧种实验剧创作。学院与全球30余所艺术院校合作,设立海外戏曲文化中心,举办国际学术论坛,推动戏曲国际化。承担非遗保护项目,建立戏曲音像数据库,创新“戏曲直播季”触达年轻群体。未来将建设通州新校区,探索VR、AI等科技与戏曲融合,致力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全球传播。

北京中医药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国家首批中医药高等教育机构,先后入选“211工程”“双一流”建设序列,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大核心学科稳居国内顶尖。学校构建本硕博全阶段培养体系,拥有16个本科专业、42个博士点及5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师资队伍含院士、国医大师等高端人才。国际化成果显著,开创首个海外中医学位项目,建立德国魁茨汀中医医院等海外实体,俄罗斯中医中心纳入当地医保体系。直属4家三甲医院年服务患者超千万,重点专科覆盖广泛。校园多校区协同发展,在校生近1.6万人,中医执业考试通过率连续十年领先全国30%。未来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理念,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致力建设全球高等教育标杆。

北京物资学院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北京物资学院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最早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为特色的高校,2010年成为北京市与商务部共建高校。学校以物流管理与工程为核心,构建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体系,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物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2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师资团队包括2名长江学者及15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推行“3+1”校企培养模式,学生多次获国际赛事金奖。与30余所国际高校合作开展双学位项目,发起“一带一路”物流院校联盟。校园建成智能物流实训基地,图书馆物流文献馆藏量全国领先。深度参与京津冀物流规划,助力乡村振兴,校友企业年产值超千亿元。未来将建设智慧供应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增人工智能物流等交叉学科,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物流特色大学。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贵州省首所地方性本科院校,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学校位于都匀市,校园占地90万平方米,形成“一校两区”生态格局。以师范为基、民族为魂,构建本硕预科多层次培养体系,开设51个本科专业,重点发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等特色方向。教职工955人中高级职称占比57.5%,建有院士工作站等省级科研平台,承担国家级项目27项。在校生1.3万人,本科就业率连续8年超95%,培养出全国模范教师等优秀人才。实施“国培计划”培训基层教师1.2万人次,与华为、茅台等企业深度合作。面向“十四五”,着力建设区域性高水平民族师范大学,推进卓越教师培养和数字校园升级,力争2030年建成民族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学院(UIR)是教育部直属特色高校,前身为1949年创立的中央外事干部学校。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构建"国家安全+"交叉学科体系,其国际政治、涉外法学等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安全学在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前五。创新"专业+外语+实务"培养模式,配备虚拟谈判实验室与双导师制,并与87所国际高校开展合作,主导金砖国家智库、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拥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研发成果被联合国采纳。毕业生32%任职外交部、国安系统等机构,涉外岗位竞争力达9.2(满分10)。学校正着力建设国家安全学术高地、数字外交创新引擎和全球治理人才枢纽,致力培养支撑全球治理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