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道大学(Hokkaido University)
学校概况
北海道大学(日语:ほっかいどうだいがく),简称北大(ほくだい),是日本著名的国立综合研究型大学,也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七所“帝国大学”之一。其前身为1876年(明治9年)成立的札幌农学校,这是日本第一所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目前,北海道大学主校区位于北海道首府札幌市市中心,占地约6.6万公顷,以其广阔的校园和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闻名;另在函馆市设有分校区。
截至最新统计,学校共有学生17,550人,其中本科生11,408人,研究生6,143人(含博士生)。得益于小班化教学模式,师生比例达到1:6.8,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术支持。
学术实力与科研成就
北海道大学秉承“开拓进取(Frontier Spirit)”的建校精神,在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及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位居日本前列,综合科研实力稳居日本前6名,并在全球权威排名中位列世界100-150位(据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排名与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
2010年,北海道大学工学部教授铃木章因在“交叉偶联反应”领域的突破性贡献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彰显了该校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此外,北海道大学在低温科学、环境生态学、传染病防治等领域的成果也备受瞩目。
学科建设与热门专业
北海道大学设有12个学部、21个大学院研究科及多个附属研究所,学科覆盖文、理、工、农、医等广泛领域。其农业与环境工程专业依托北海道独特的自然条件,聚焦可持续农业技术与生态保护研究,常年位列亚洲前三。建筑学与工程管理专业则结合北方地域特色,在抗震建筑、寒地城市规划等领域形成学科优势。
其他重点学科包括:
– 材料科学与工程(全球Top 50)
– 兽医学(日本排名第1)
– 信息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方向)
校园环境与文化
札幌主校区被誉为“森林中的大学”,校园内保留了大量明治时期的历史建筑,如克拉克博士雕像(首任校长)和古河讲堂(国家重要文化财)。校园内还设有北海道大学综合博物馆,收藏超400万件标本与科研资料,向公众开放。
学校倡导“自由与务实”的学风,每年举办“北大祭”(校园文化节)和“雪祭”(冰雪艺术展)等特色活动,吸引逾10万人次参与。
国际化与就业
北海道大学积极推动全球化战略,与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439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校生中,国际学生占比7.4%,学校为留学生提供日语课程、跨文化实践及专项奖学金支持。
尽管北海道地区就业市场竞争相对温和,学校仍通过职业指导中心与企业合作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目前,本科生就业率为31%(多数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研究生就业率则超过60%,主要流向制造业、信息技术、学术机构及国际组织。
知名校友与社会贡献
北海道大学校友网络遍布全球,代表人物包括:
– 新渡户稻造:国际联盟副秘书长、《武士道》作者
– 中村祐辅:世界级癌症基因组学专家
– 田畑政治:日本游泳协会创始人,东京奥运会申办推动者
作为日本北方学术核心,北海道大学持续在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区域经济开发等全球性议题中发挥智库作用,践行其“立足北海道,贡献全世界”的使命。
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关于北海道大学 Hokkaido University特别声明
本站普罗塔教育导航提供的北海道大学 Hokkaido University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普罗塔教育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4月4日 下午2:14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普罗塔教育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日本冈山大学是日本历史悠久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前身可追溯至1870年冈山藩医学馆,1949年正式建校。学校以医学、自然科学见长,癌症治疗与再生医学研究国际领先,2021年获日本医学研究奖。下设11个学部和8个研究科,师生比1:7.4,注重小班化教学,经济学、文学及教育学等专业实践性强。现有学生1.3万余人,国际生占比2.9%,与38国176所高校开展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达87%,产学结合紧密,年均孵化20项专利。主校区津岛藏书300万册,医学部附属医院为西日本核心医疗机构。该校在SDGs、灾害医学及古籍修复领域贡献突出,校友涵盖诺奖提名学者等杰出人才。(数据截至2023年4月)

筑波大学 University of Tsukuba
筑波大学是日本国立综合研究型大学,1973年由东京教育大学改制而成,以“开放型大学”理念引领教育改革。主校区位于茨城县筑波科学城,毗邻300余家国家级研究机构,东京校区保留历史文脉。该校首创跨学科“学群·学类制”,设立9大学群与23学类,国际学生占比11.5%,与52国436所高校合作,提供全英文授课项目及双学位计划。科研实力强劲,年均经费超300亿日元,拥有诺贝尔奖关联研究团队及70余个国家级研究中心,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专业享誉亚洲。毕业生就业率77.4%,产学合作成果转化率达28%,位居日本国立大学前列。校园占地258公顷,配备超级计算机等尖端设施,致力203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数据截至2023年)

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Nar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NAIST)是日本国立研究型大学,1991年创立于奈良县生駒市,专注硕博教育,不设本科。学校以“小而精”模式著称,设情报科学、生物科学、物质创成科学三大研究科,涵盖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纳米材料等前沿领域,2022年科研经费达98亿日元。与MIT、剑桥等40余所高校合作,国际生占比30%,全英文授课项目完善。校内配备超级计算机、P3实验室等设施,100%提供低价住宿,80%国际生获奖学金。毕业生60%进入科研机构或企业研发部门,25.5%直接就业率反映其学术导向。未来将聚焦量子计算、亚洲生物医药实验室及碳中和校园建设,持续引领科技创新。

鹿儿岛大学 Kagoshima University
鹿儿岛大学是日本九州地区国立综合大学,1949年由多所院校合并成立,主校区位于鹿儿岛市,以医学、农学、水产学为优势学科。现有8个学部及10个研究科,包括特色齿学部、日本顶尖的联合兽医学研究科,师生比达1:7.4,注重小班教学。学校拥有医学部附属医院、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等尖端设施,毕业生就业率78%。国内排名稳居前30位,国际学生占比2.5%,提供文部科学省奖学金及多语言支持。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樱岛火山与锦江湾,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凭借高科研实力与扎实的就业网络,正逐步提升国际化水平,是亚洲学生留学的潜力之选。

大阪大学 Osaka University
大阪大学是日本顶尖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主校区位于大阪府,前身为1838年创立的适塾,1931年成为第七所帝国大学。其医学、理工科及人文社科实力卓越,拥有山中伸弥、吉野彰2位诺贝尔奖得主,并与丰田等企业共建实验室推动产学研融合。学校设11个学部与16个研究科,师生比1:6.9,国际学生占比7.6%,毕业率84.8%、就业率89.7%居日本前列。作为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A类校,与全球348所高校合作,提供全英文课程。三大校区配备核物理研究中心、超临界流体实验室及藏书700万册的图书馆,校友涵盖诺奖得主、奥运健将及抗疫科技开拓者,秉承“实学优先”精神持续引领科研与社会创新。

广岛大学 Hiroshima University
广岛大学是日本顶尖国立综合性大学,创立于1949年,主校区位于东广岛市,拥有教育学、医学、工学等11个院系。其教育学专业长期位居日本前三,医学部以癌症研究和放射医学闻名,工科与丰田等企业合作紧密。学校师生比1:6.6,国际学生占比7%,与全球30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研究领域聚焦和平科学(设专门研究中心)、环境能源及医疗创新,主导癌症早期诊断技术开发。校园设施先进,包含日本最大校区东广岛及医学专精的霞校区。知名校友包括诺奖得主田中耕一、中村修二,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彰显其学术与社会影响力。

山口大学 Yamaguchi University
山口大学是日本山口县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前身为1815年创立的藩校明伦馆,1949年正式建校。学校下设7个学部和8个大学院研究科,涵盖人文、教育、医学、理工、农学等领域,农业工程、经济学等学科优势突出,科研实力雄厚,拥有21个研究中心,近五年发表SCI论文超2,000篇。校园位于山口市,设施完善,提供宿舍及多样化奖学金,本科生就业率85.3%,与丰田等企业合作紧密。学校与全球50余所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国际学生占比2.6%。知名校友包括前首相田中角荣等,国内排名位居国立大学第28位。秉承“扎根地方,面向世界”的使命,山口大学以传统底蕴和现代创新推动学术与社会发展。

弘前大学 Hirosaki University
弘前大学是日本青森县弘前市的一所公立大学,创立于1876年,现有学生6927人,国际生占比1.7%。学校下设人文、教育、医学、理工、农学等6大学部及30余个研究科,以跨学科教育为特色,尤其医学部率先废除传统医局制度,推动科研创新。教学注重地域联动,开设苹果栽培、低温生物工程等特色课程,并与本地产业密切合作,就业率居地区前列。校园毗邻日本三大赏樱地弘前城,拥有尖端医疗设施和创业支持体系。未来计划聚焦环境科学、人工智能领域,扩大国际交流,目标2030年将国际生比例提升至10%,打造辐射全球的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