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翻译站点

2周前发布 340 0 0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双一流”体育类高校,以培养体育精英和推动科研创新著称。学校拥有运动人体科学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建有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及冰雪运动科学研究中心,近五年主导制定12项国家标准,并为北京冬奥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累计培养许海峰、张怡宁等36位奥运冠军,创新“体育+”跨学科课程体系,毕业生就业...

所在地: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48号
语言:
北京 | 本科 | 体育类 | 公办 | 211 | 双一流 | 国重点 | 保研资格 | 研究生院
收录时间:
2025-04-18
北京体育大学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北京体育大学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北京体育大学综合介绍

学校概况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也是中国唯一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的体育类高等学府。学校以“追求卓越”为校训,致力于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推动体育科学研究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被誉为“中国体育人才的摇篮”。

校园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约75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教学楼、国家级训练场馆和综合性科研中心。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专业院校之一,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5万人,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超过45%,并聘请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和奥运冠军担任客座教授。


历史沿革

  • 1953年:前身中央体育学院成立,由西南师范学院体育系、南京大学体育系等六所院校合并组建。
  • 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成为全国体育教育核心基地。
  •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开启多学科融合发展新阶段。
  • 2017年: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体育学成为重点建设学科。
  • 2022年:牵头承担北京冬奥会科技攻关项目,获评“中国冰雪运动突出贡献单位”。

学科体系与科研实力

学科布局

学校构建了以体育学为核心,涵盖教育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的交叉学科体系,设有13个本科专业、35个硕士点及15个博士点。国家级重点学科包括: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运动康复与健康

科研平台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训练重点实验室:承担运动员机能监测与训练优化研究。
  • 运动与健康研究院:聚焦慢性病运动干预、运动损伤修复等领域。
  • 冰雪运动科学研究中心:为冬奥会提供技术支撑,研发智能冰雪装备。

近五年,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00余项,发表SCI/SSCI论文800余篇,主导制定《全民健身指南》等国家标准12项。


人才培养特色

竞技体育精英培养

学校创新“教体融合”模式,累计培养奥运冠军36人、世界冠军150余人,包括许海峰(中国奥运首金)、张怡宁(乒乓球大满贯)、武大靖(短道速滑奥运冠军)等。

复合型人才培育

推行“体育+”跨学科课程体系,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体育传媒智能体育工程等新兴专业,与腾讯、安踏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超过95%。

国际交流合作

与全球6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包括美国密歇根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等。设立“一带一路”体育人才奖学金,每年招收国际学生500余名,主办“国际奥林匹克教育论坛”等高端学术活动。


校园文化与设施

场馆资源

  • 国家训练基地:包含田径、游泳、体操等8个奥运标准场馆,常年为国家队提供训练服务。
  • 冠军博物馆:陈列中国体育史珍贵文物与冠军运动员纪念品。
  • 智能化图书馆:藏有体育类文献80万册,数据库涵盖全球顶级体育期刊。

学生活动

  • 冠军讲坛:定期邀请奥运冠军分享成长经历。
  • 体育科技文化节:展示VR运动模拟、可穿戴设备等创新成果。
  • 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北京马拉松、CBA联赛等大型赛事运营。

社会贡献与未来愿景

作为国家体育战略智库,学校深度参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等政策制定,研发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方案”覆盖全国2万所中小学。

面向未来,北京体育大学将聚焦三大方向:
1. 科技赋能体育:建设人工智能运动分析实验室,推动训练科学化。
2. 体医融合:拓展运动处方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
3. 全球影响力:牵头成立“世界体育大学联盟”,推广中国体育教育模式。


(注:全文约1500字,信息截至2023年9月)

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北京体育大学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浏览人数已经达到340,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北京体育大学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的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需求以及需要,一些确切的数据则需要找北京体育大学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的站长进行洽谈提供。如该站的IP、PV、跳出率等!

关于北京体育大学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特别声明

本站普罗塔教育导航提供的北京体育大学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普罗塔教育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4月18日 下午4:34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普罗塔教育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外交学院 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

外交学院 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

外交学院是外交部直属全国重点高校,创立于1955年,以培养外交外事人才为核心,被誉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学院设有外交学、国际关系等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等高端平台,65%教师具高级职称,多名专家参与国家重大政策研究。与全球60余所名校建立合作,30%本科生赴海外交流,品牌活动北京模联、外交官论坛影响广泛。杰出校友包括王毅、傅莹等外交精英,35%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学院致力建设世界一流外交特色大学,重点发展数字外交、气候外交等新兴领域,筹建全球外交院校联盟,推动国际外交教育标准制定。
中国戏曲学院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中国戏曲学院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唯一独立建制的戏曲艺术高等学府,直属文化和旅游部,前身为1950年创立的戏曲实验学校,2000年定现名。学院以传承戏曲文化、培养专业人才为宗旨,构建涵盖表演、导演、音乐、舞美等8个教学单位的完整学科体系,其京剧表演与舞台设计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推行“双导师制”,联合国家京剧院等院团实现教学与实践融合,并开展跨剧种实验剧创作。学院与全球30余所艺术院校合作,设立海外戏曲文化中心,举办国际学术论坛,推动戏曲国际化。承担非遗保护项目,建立戏曲音像数据库,创新“戏曲直播季”触达年轻群体。未来将建设通州新校区,探索VR、AI等科技与戏曲融合,致力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全球传播。
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北京师范大学肇始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23年定名,是中国首所师范高等学府,融合多校底蕴,孕育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传承。学校构建北京、珠海双校区协同格局,总藏书超1587万册,覆盖文理学科与新兴交叉领域,教育学、心理学等1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等高端平台。师资含两院院士7人,国家级人才近400人次,设立10个拔尖培养基地及书院制育人体系。深度参与国家教育战略,拓展全球200余所高校合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规划至2035年建成全球领先的教师教育高地,赋能教育现代化。
北京建筑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北京建筑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北京建筑大学立足首都,形成西城、大兴双校区协同发展格局,教学设施总面积49万平方米,拥有国际领先的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系统及119万册实体藏书。学科建设以工为主,建筑学等3学科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70%本科专业获省部级一流认证,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师资团队含院士及国家级人才,建成3级科研平台体系,近五年获16项国家科技奖。深度参与北京大兴机场、冬奥场馆等重大工程,发起"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5年超95%,培养出李瑞环、马岩松等领军人才。面向2035年,锚定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目标,聚焦智能建造、城市安全等领域创新突破,服务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
北京中医药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北京中医药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国家首批中医药高等教育机构,先后入选“211工程”“双一流”建设序列,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大核心学科稳居国内顶尖。学校构建本硕博全阶段培养体系,拥有16个本科专业、42个博士点及5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师资队伍含院士、国医大师等高端人才。国际化成果显著,开创首个海外中医学位项目,建立德国魁茨汀中医医院等海外实体,俄罗斯中医中心纳入当地医保体系。直属4家三甲医院年服务患者超千万,重点专科覆盖广泛。校园多校区协同发展,在校生近1.6万人,中医执业考试通过率连续十年领先全国30%。未来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理念,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致力建设全球高等教育标杆。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China Fire and Rescue Institute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China Fire and Rescue Institute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是应急管理部直属的全日制高校,前身为1978年成立的武警警种指挥学院,2018年转型更名后成为国家应急管理与消防救援教育标杆。学院立足“全灾种、大应急”战略,开设消防工程、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等本科专业,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培养具备实战能力的应急救援人才。拥有600余名教职工,45%为高级职称,建有国内最大综合救援实训中心及VR虚拟仿真平台,自主研发智能消防装备获多项专利。师生参与河南暴雨、重庆山火等重大救援任务,科研成果纳入行业规范。未来将拓展应急装备工程等学科,建设国家级实验室,推动中国救援标准国际化,持续筑牢公共安全防线。
国际关系学院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学院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学院(UIR)是教育部直属特色高校,前身为1949年创立的中央外事干部学校。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构建"国家安全+"交叉学科体系,其国际政治、涉外法学等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安全学在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前五。创新"专业+外语+实务"培养模式,配备虚拟谈判实验室与双导师制,并与87所国际高校开展合作,主导金砖国家智库、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拥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研发成果被联合国采纳。毕业生32%任职外交部、国安系统等机构,涉外岗位竞争力达9.2(满分10)。学校正着力建设国家安全学术高地、数字外交创新引擎和全球治理人才枢纽,致力培养支撑全球治理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
北京舞蹈学院 Beijing Dance Academy

北京舞蹈学院 Beijing Dance Academy

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学府,1954年建校,1978年升格本科,现为全球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舞蹈艺术学院之一。学院以“传承中华文化、创新舞蹈艺术”为使命,构建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等核心学科,形成“教学、创作、表演、研究”四位一体模式。拥有黑匣子剧场、舞蹈科学实验室等先进设施,师资含70%高级职称教师。参与北京奥运会、冬奥会等国家级演出,创作《丝路花雨》等经典剧目,推动文化输出。与茱莉亚学院、英国皇家芭蕾舞学校等40余所院校合作,校友谭元元、黄豆豆等获国际奖项超200项。未来将聚焦数字化转型、学科交叉及“一带一路”舞蹈教育共同体建设,引领全球舞蹈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