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热度周榜

根据本周浏览量降序排列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承袭古代太学传统,开创现代高等教育先河。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心与五四运动策源地,北大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民主科学思想,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理念,汇聚陈独秀、鲁迅等名家。抗战时期与清华、南开合组西南联大,培养大批救国人才。1952年院系调整后形成文理学科优势,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12位出自北大。2000年合并北京医科大学,强化医工交叉。现拥有4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4个重点实验室,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学校以“立德树人、服务国家”为使命,致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领域持续引领时代发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公安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国公安教育最高学府。前身为1948年成立的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获设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校以公安学、公安技术为核心,下设治安、侦查、网络安全等12个学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反恐研究院等科研平台。主校区位于北京,建有模拟实战训练中心、电子证据实验室等特色设施。参与北京奥运会、G20峰会等国家级安保,主导多项公共安全法律及技术标准制定。推行“体能测试+政审+高考”的提前批招生机制,实施“校局合作3+1”培养模式,累计培养20万毕业生,包括36名省部级警界领导及500余名全国英模。未来将聚焦智慧警务、国际执法合作及数字化教育平台建设,服务新时代公安事业发展。
乌拉尔国立大学 Ural State University

乌拉尔国立大学 Ural State University

乌拉尔国立大学(现乌拉尔联邦大学)成立于1920年,是俄罗斯乌拉尔地区顶尖综合性高校,2008年合并乌拉尔理工大学后成为联邦级大学。作为俄罗斯“5-100计划”重点院校,其材料科学、物理学等学科位列全球前200名,拥有诺贝尔奖得主若列斯·阿尔费罗夫等顶尖学者。学校下设18个学院,在核能安全、人工智能、北极工程等领域成果显著,2021年iGEM大赛获金奖。与47国高校合作,包括清华大学双学位项目,国际学生占比12%。校园配备1.2 PFlops超算中心和“乌拉尔硅谷”科技园,孵化多家千万美元级初创企业。校友涵盖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等领袖,未来将聚焦量子通信、碳中和及中俄数字实验室建设,强化欧亚科教枢纽地位。
外交学院 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

外交学院 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

外交学院是外交部直属全国重点高校,创立于1955年,以培养外交外事人才为核心,被誉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学院设有外交学、国际关系等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等高端平台,65%教师具高级职称,多名专家参与国家重大政策研究。与全球60余所名校建立合作,30%本科生赴海外交流,品牌活动北京模联、外交官论坛影响广泛。杰出校友包括王毅、傅莹等外交精英,35%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学院致力建设世界一流外交特色大学,重点发展数字外交、气候外交等新兴领域,筹建全球外交院校联盟,推动国际外交教育标准制定。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是德国北威州一所综合性公立大学,由杜伊斯堡大学与埃森大学于2003年合并而成,以“创新、包容、国际化”为核心理念。学校下设11个学院,工程学、纳米技术、医学及能源研究为其优势学科,医学领域产学研结合紧密。现有学生近3.9万人,国际生占比12.6%,提供超100个英语授课项目。科研实力强劲,拥有纳米集成技术中心、水与环境研究所等顶尖机构,近五年获超2亿欧元外部经费。校区位于鲁尔工业区,与西门子等企业深度合作,注重实践教学。学校提供多项奖学金,计划2030年实现碳中和,并深化与亚洲高校合作,推动全球科研与教育发展。
美因兹大学 University of Mainz

美因兹大学 University of Mainz

美因兹大学(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ät Mainz)是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顶尖研究型大学,1477年创立,1946年以印刷术发明人古腾堡之名重建,现为德国“精英大学计划”成员,2023年全球排名前200。该校设11个学院,涵盖人文、医学、量子计算等学科,拥有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等50余个跨学科中心,参与CERN实验并运营超级计算机MOGON II。国际化程度突出,与全球400多所高校合作,国际学生占比18%。其医学院、肿瘤实验室及HPV病毒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哈拉尔德·楚尔·豪森享誉学界。大学年创经济价值2.3亿欧元,通过印刷文化节传承历史,并计划在2030年前聚焦气候行动、AI伦理与全球健康三大战略方向。
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国立大学 Kabardino-Balkarian State University

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国立大学 Kabardino-Balkarian State University

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国立大学(KBSU)成立于1957年,位于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纳尔奇克市,是区域重要综合性高校。现有学生8,758人,师生比1:10.9,拥有9大学院及材料科学、数字高加索等科研中心,在高加索语言学、山地生态学、智能材料等领域成果突出。学校国际化发展迅速,与全球37所高校合作,设立“丝路奖学金”吸引国际生,计划通过“Global Caucasus 2030”将留学生比例提升至5%。基础设施完备,包括藏书120万册的图书馆和超级计算中心。本科年学费15.8-21万卢布,硕士18.2-24.5万卢布,优秀国际生可获学费减免。毕业生三年就业率达91%,主要就职于能源、政府及医疗领域。
曼彻斯特商学院 Manchester Business School

曼彻斯特商学院 Manchester Business School

曼彻斯特商学院MBS作为英国历史悠久的顶尖商学院凭借三重认证稳居全球前1%学院以“曼彻斯特方法”为核心通过案例研究与商业模拟实验室培养实战能力其全球MBA项目支持跨国灵活学习覆盖60余国拥有迪拜新加坡等国际校区与沃顿商学院等150所院校合作交换计划并与亚马逊德勤等400余家企业建立人才通道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达94%学院在人工智能伦理绿色金融等领域的研究影响政策制定并设立8个科研机构推动创新校园配备VR会议室及金融数据终端国际生占比68%致力ESG教育与零碳倡议未来五年将投入2亿英镑建设AI实验室强化非洲合作网络培养应对全球挑战的商业领袖
慕尼黑工业大学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慕尼黑工业大学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始建于1868年,是德国首批“精英大学”之一,以工程科学为核心,融合自然科学、医学及社会科学,构建跨学科教育体系。学校下设15个学院和高级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年均科研经费超4.5亿欧元,主导开发全球首个自动驾驶电车系统,并在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保持专利领先。拥有37,483名学生,国际生占比18%,师生比1:6.6,与西门子、宝马等企业深度合作,提供双轨制教育及全球实验室计划。三大校区配备5G智慧设施及欧洲顶尖科研平台,QS排名全球第49位,毕业生就业率93%,培养出4位DAX公司CEO及诺贝尔奖得主。TUM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主导慕尼黑气候联盟,承诺2030年实现碳中和,并通过净水计划、难民教育等项目践行社会责任,塑造技术驱动的未来社会。
布拉德福德学院 Bradford College

布拉德福德学院 Bradford College

布拉德福德学院是英国历史悠久的公立高等教育学府成立于1832年以“教育赋能创新驱动”为使命提供职业培训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学院获QAA认证及TEF银奖在护理与健康科学工程技术和数字媒体领域研究领先并与NHSIBM等机构合作强化实践教学校园配备创新工坊健康模拟中心等先进设施支持跨学科学习学院国际化特色显著30%学生来自全球120国提供双学位和交换项目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89%校企合作网络覆盖劳斯莱斯BBC等名企并设立创业基金助力学生发展同时学院积极推动社区教育碳中和及文化遗产保护校友包括戴森创始人等杰出人士持续以行业导向和多元文化塑造全球教育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