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岭南大学(Lingnan University)百科
一、学校概况
香港岭南大学(简称岭大,英文名:Lingnan University)是一所立足香港、融合中西教育传统并致力于推动博雅教育的高等学府。其历史可追溯至1888年在广州创立的格致书院,历经百年变迁,于1967年在香港复校,1999年正式升格为大学。作为香港唯一一所以博雅教育为核心使命的公立大学,岭大以培养“学识广博、人格健全”的全人为目标,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独具特色。
二、办学理念与特色
1. 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
岭大秉承“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校训,通过跨学科课程、小班教学及紧密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力与社会责任感。师生比例1:12.6,确保每位学生获得个性化指导,逾80%本科生有机会参与国际交流、实习或服务研习项目。
2. 国际化视野
大学积极推动全球合作,与5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250余所院校建立伙伴关系。国际学生比例达15.2%,营造多元文化交融的学术环境。学生可通过交换计划、双学位项目及国际会议拓展全球视野。
三、学术架构与课程设置
1. 学生规模与结构
截至2023年,岭大全日制学生总数2,900人,其中本科生2,523人、研究生377人(含硕士及博士生)。大学下设文学院、商学院、社会科学院三大学术单位,提供逾30个本科主修及辅修专业。
2. 课程特色
本科课程涵盖人文、商管、社科三大领域,强调跨学科整合,例如“数据科学与艺术分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创新课程。研究生教育则聚焦前沿研究,如比较社会政策、国际事务等方向,博士项目以培养学术领袖为目标。
四、校园设施与地理位置
1. 屯门主校区
主校区位于香港新界屯门青山公路岭南段,占地约5.6公顷,1996年启用。校园设计融合现代功能与人文气息,配备24小时图书馆、数字创新实验室、艺术展览厅及多功能体育中心。学生宿舍保障四年宿位,促进社群共融。
2. 历史校址
复校初期,岭大曾使用香港岛司徒拔道校址(现为香港视觉艺术中心所在地),其历史建筑群被列为香港三级历史建筑,见证大学早期发展历程。
五、社会贡献与影响力
1. 社区服务
岭大长期推行“服务研习计划”,要求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社区实践,例如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支援、参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年均服务时长超10万小时。
2. 研究成就
大学在老龄化社会、跨境经济、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成果显著,多个研究中心获政府及国际组织资助。2021年,岭大成为香港首所实现碳中和的高校,彰显其对全球议题的担当。
六、未来发展方向
岭南大学计划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增设人工智能伦理、文化科技等新兴学科,并深化与大湾区高校的科研合作。同时,校园扩建工程将于2025年启动,新增教学大楼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持续巩固其作为亚洲顶尖博雅大学的领先地位。
作为香港高等教育的独特品牌,岭南大学正以“扎根香港·连接世界”的格局,为全球社会输送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的卓越人才。
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关于岭南大学(中国香港) Lingnan University特别声明
本站普罗塔学途导航提供的岭南大学(中国香港) Lingnan University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普罗塔学途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4月4日 下午4:31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普罗塔学途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珠海学院是香港一所拥有学士学位颁授资格的私立综合型学院,前身为1947年创办的广州私立珠海大学,2004年获香港特区政府批准升格。学院以“博学笃行”为校训,开设11项受政府认可的学士课程,涵盖资讯科学、土木工程、新闻传播、财务金融等领域,其中新闻及传播专业以全媒体实践为特色,毕业生多任职于主流媒体。校园配备新闻演播厅、工程实验室等现代化设施,并与北京大学、伯明翰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合作开展双学位及交换项目。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0%,未来计划在大湾区增设数字媒体艺术等跨学科课程,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新香港科技大学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香港科技大学(HKUST)成立于1991年,是香港公立研究型大学,以国际化视野和科研实力著称,校园位于清水湾半岛。大学设商学院、工程学院、理学院及人文社会科学院,其中商学院MBA项目全球前十,工程学院在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领先。现有学生1.2万余人,国际生占比37%,师生比1:11.1,师资含诺贝尔奖得主及行业专家。2024年QS排名全球第60位,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学科居世界前30。校园配备尖端科研设施,推行碳中和计划,热门方向包括人工智能、绿色能源及金融科技。学校与MIT、斯坦福等名校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超98%,并计划通过广州南沙校区拓展新兴学科,打造大湾区创新引擎。

新香港演艺学院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
香港演艺学院成立于1984年,是香港唯一由政府资助的表演艺术高等学府,涵盖舞蹈、戏剧、音乐、电影电视、舞台制作及中国戏曲六大领域,以“培育卓越演艺人才,推动文化艺术发展”为使命。学院以实践导向为核心,年均举办超300场公开演出,课程融合跨学科创新与国际化资源,师资包括全球顶尖艺术家,并与茱莉亚音乐学院等50多所院校合作,提供国际交流平台。其毕业生如黄秋生、王祖蓝等在影视、戏剧界成就斐然。学院配备专业剧场、VR实验室等先进设施,2020年启用新教学大楼推动艺术科技融合。未来计划建设数字化档案馆,深化大湾区及东南亚合作,促进传统艺术现代化,巩固其亚洲艺术教育领导地位。

新香港浸会大学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香港浸会大学(HKBU)创立于1956年,是香港八所公立大学之一,以“全人教育”理念培养国际化人才。学校设有七大学院,涵盖文理、商科、传媒及中医药等领域,其中传理学科QS排名全球50-100位,中医药学院为香港首创。师生比例1:11.2,采用小班教学,国际学生占比29.3%,与全球250多所高校合作推动交流。科研聚焦中医药创新、人工智能及传媒技术,多项成果获国际专利。校园设施先进,传理视艺大楼配备VR制作中心,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5%。未来将推进跨学科战略,致力成为亚洲领先的研究型博雅大学。

新香港艺术学院 Hong Kong Art School
香港艺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隶属香港艺术中心,是一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艺术高等学府。学院以培养创新思维与跨学科能力为核心,采用小班教学模式,聚焦艺术、应用艺术、媒体艺术及应用剧场四大领域,并与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国际院校合作授予学士及硕士学位。课程强调工作室创作与技术应用,同时通过社区艺术计划、行业大师班及青少年艺术营推动艺术普及。学院积极拓展数字艺术与可持续设计研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联动,致力于打造立足本土、面向全球的艺术教育枢纽,为行业输送兼具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创新人才。

新宏恩基督教学院 Gratia Christian College
宏恩基督教学院是扎根香港的非牟利基督教高等教育机构,2013年成立,2015年获颁学士学位资格,致力融合基督教价值观与学术卓越,培育兼具品格与专业能力的“仆人领袖”。学院以全人发展为核心,以CHRIST价值体系(承担、谦卑、坚毅、诚信、服侍、团队合作)贯穿教育,下设商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心理学院及通识教育学院,开设工商管理、社会工作、心理学等实践型本科课程。未来计划扩展数字创新、公共健康等学科,加强国际合作与研究,深化社区联结,目标发展为亚太地区基督教高等教育标杆,为香港及全球培养具社会责任感与国际视野的领袖人才。

新明爱专上学院 Caritas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明爱专上学院(CIHE)是香港明爱教育服务下属的政府认可专上学院,1985年建校,2011年转型为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开设首个学士学位课程。学院以职业导向为特色,提供工商管理、护理学、数码娱乐等本科及大专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如护理专业需完成1200小时临床实习,数码娱乐与行业合作实作项目。课程获香港护士管理局等专业认证,毕业生就业率超90%,护理、社工专业达100%。校园配备模拟医疗中心、数码工坊等先进设施,推行小班教学(师生比1:15)及个性化辅导。学院积极推动社区服务,设立社会创新实验室,未来计划拓展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等前沿学科,致力于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的全人人才,服务香港及大湾区发展。

新恒生管理学院 Hang Seng Management College
香港恒生大学前身为1980年创立的恒生商学书院,2010年成立恒生管理学院并于2018年升格为大学,成为香港第11所法定大学,现有在校生4622人。学校以商科和应用学科为核心,开设工商管理、供应链管理、商务翻译、新闻传播等本科课程,以及翻译文学硕士、创业管理理学硕士等研究生项目,注重实践与业界合作。校园配备现代化设施,包括图书馆、创新实验室及语言中心。其商科教育获ACCA、CIMA认证,毕业生就业率居香港前列,并与恒生银行等机构深度合作。未来将重点发展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等跨学科领域,致力成为亚太区领先的应用型大学。